合理降低成本的内容有哪些
晚报讯 今年合理降低成本,合理降低成本我市相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市委、市政府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意见合理降低成本,“六个注重”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。
运用好财税优惠政策,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转型
运用好财税优惠政策,支持招商“选”资,补好短板,加大对电子信息、医疗健康、智慧城市管理等项目的招商引资工作,推动中小企业迅速成长,并通过财政资金的引导,支持化工等高耗能、高污染行业去产能,逐步实现全市产业结构由粗放型向“高精特新专”集约型方向转型。
落实好财税扶持政策,全力助推实体经济发展
认真梳理中央和福建省清费减负政策,坚决遏制乱收费,多措并举从源头上建立降成本的长效机制合理降低成本;进一步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,扶持中小微实体经济的发展,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。
防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能带来的风险
我市高度重视企业重组工作,今年初我市在省政府《关于进一步推动企业兼并重组若干措施的通知》的基础上,出台了莆田市促进工业经济稳定增长六条措施,对推动我市企业兼并重组制定了一系列的财税政策措施,有序推进企业兼并重组,促进了我市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。
推进民生领域改革,进一步健全民生保障机制
在推进民生领域改革的过程中,广开渠道,探索住房保障城乡均等化新方式。按照“实事求是,以需定建”原则,充分挖掘、筛选2016-2018年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房源项目,在多渠道吸引社会投资建设的同时,研究探索在中心镇、中心村及流动人员密集的产业园区(开发区)附近采取社会化收储片区内闲置安置房、民宅(长期租赁或租金补贴)的方式,解决当地农业转移人口和外来务工人员住房问题。同时,鼓励通过货币补偿、政府搭桥等方式开展城市棚户区(危旧房)改造建设,盘活社会存量商品住房。并将棚户区改造与安置工作与去库存有机结合起来,科学化解房地产库存;着力加大扶贫开发的精准投入力度,通过统筹整合财政支农涉农资金,进一步优化财政涉农资金的供给机制,撬动金融资本和社会帮扶资金投入扶贫开发,努力提高资金精准度和效益,实现贫困村的减贫和摘帽。
转变财政资金扶持方式,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率
严控市级“三公”经费等一般性支出,加大对经济增长点及招商引资的支持力度,夯实地方财源的增长基础;转变扶持方式。通过做好“加减乘除”,加大专项资金的整合力度,设立新的专项资金,并运用“拨改投”、“拨改贷”、PPP模式等市场化方式,加大与省级基金及社会资本的合作力度,放大财政专项资金效益,对支出进度缓慢、未落实具体项目的专项资金要及时收回,合理调整资金使用方向;在保障应收尽收的基础上,坚决不收“过头税”,给企业和市场主体留有更多的可用资金,加强财政政策与产业政策、金融政策等相关政策的配合,形成改革合力,共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以促进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。
全面推开“营改增”助力供给侧改革
按照各个工作时限要求,精心组织,扎实做好各项工作,保障自6月1日起试点纳税人能顺利申报、准确申报,全面打好营改增第二个“攻坚战”,确保我市营改增工作平稳顺利运行。
首先,加大宣传和辅导培训力度。全方位多渠道地利用各种新闻媒介宣传“营改增”试点的主要内容和目的意义,及时帮助纳税人了解试点改革最新政策,消除纳税人顾虑,促使纳税人积极配合做好相关工作,及时准确履行申报纳税义务;建立健全舆情监测处置及上报机制,密切关注舆情动态,及时回应纳税人关切,认真处理纳税人诉求,全力控制负面舆情发酵,第一时间将其化解在萌芽状态,确保整个改革平稳顺利。其次,深入开展调查研究。及时收集整理试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,新情况,深入分析形成原因,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建议供上级部门参考,让“营改增”为企业的发展释放最大红利。并加强政策效应分析,认真测算分析纳税人税负变化情况,对少数税负可能上升的纳税人要予以重点关注,定点跟踪,分类施策,采取上门辅导等形式,帮助纳税人分析原因,消除营改增后税率变化带来的影响。另外,加大督查力度,全力推进营改增各项工作深入开展。